战略知识/战略回顾/斯加哲:战略管理系统如何赋能企业战略规划落地

斯加哲:战略管理系统如何赋能企业战略规划落地

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
·
2025-09-24

在某省属国有集团的战略复盘会议上,董事长面对“数字化转型”目标的完成情况不禁摇头:“年初制定了‘线上业务占比达30%’的目标,如今仅完成18%。并非大家没有行动,而是没有人清楚该由谁做、如何做,以及进展到哪一步。”这一现象并不罕见。《2024中国大中型企业战略落地调研》显示,72%的企业能够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,但最终落地率不足40%。“制定目标容易,承接目标难”已成为许多企业管理层的共同挑战。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的核心价值,正是帮助企业将“悬浮于空中的战略”转化为“踏实的行动”,以系统化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落地难题。

一、战略落地面临的四大困境

战略落地并非止于目标制定,而是需要打通“从构想至成果”的完整链条。然而许多企业却在以下四个关键环节遭遇阻碍:

目标空泛,难以落地  

不少企业的战略目标停留于“口号式”表述,如“提升市场竞争力”“实现高质量增长”,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曾设定“拓展海外市场”的目标,却未深入评估所需渠道数量、物流成本及首批订单来源,最终花费300万元参展仅获得两个小订单,目标无果而终。更常见的是目标与资源不匹配,比如设定“年营收增长25%”,却未考虑现有产能仅100万件,根本无法支撑相应销量。

任务分散,责任落空  

战略目标从集团传导至部门时,常常变得模糊不清。某快消企业推行“新品上市”战略,总部要求“做好营销”,市场部理解为“拍摄广告”,销售部理解为“等待铺货”,结果新品上市三个月销量仅为预期的一半。问题不在于没有行动,而在于任务未拆解到“具体的人、具体的事、具体的时间”,无人对最终结果负责。

执行能见度低,无法及时调整  

传统执行模式下,决策层往往只能“等待季度报表”来了解进度。某制造企业今年二季度发现“原材料成本超支15%”,回溯数据才发现一月已有采购价格上涨的迹象,但由于数据分散在财务和采购系统中,未能及时汇总,等到发现时已额外支出1200万元,错失调整时机。

复盘流于形式,缺乏实质改进  

许多企业的战略复盘沦为“流水账”:“营收完成80%,成本超支5%”,却不深入分析“为何未完成、下次如何改进”。某食品企业去年推出一款饮料销量未达预期,复盘时仅归因于“市场不接受”,未进一步探究是口味还是定价问题,今年推出类似产品再次受挫。

二、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的四维赋能路径

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并非单纯的软件工具,而是一套涵盖“从目标到结果”的完整落地解决方案。通过“目标校准→任务穿透→动态控场→迭代复盘”四个维度,帮助企业扎实完成每一落地环节。

1. 目标校准:确保目标切实可行  

系统采用“资源-目标匹配模型”,优先评估“现有资源能支撑多大目标”,再制定目标。某机械制造企业在系统中输入年产能120万件、供应链配送时效5天、销售团队30人等数据后,系统自动计算出营收上限为1.8亿元,较之前凭经验设定的2.2亿元更为务实。企业年底不仅达成目标,还节省了400万元原本可能投入低效业务的资金。  

系统还能整合外部数据,如区域政策、竞品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系统发现某省即将出台“储能补贴新政”,及时将产能规划从50万度调整至80万度,半年内额外获得2300万元补贴,有力推动了目标落地。

2. 任务穿透:实现目标细致分解  

通过“战略拆解矩阵”工具,将集团目标逐层分解至部门及个人,明确每个任务的“责任人、截止时间和衡量标准”。以某集团“年营收增长20%”的目标为例,系统将其拆解为:  

- 销售部:新增客户600家(王经理负责,12月31日前完成),客单价提升12%(李主管负责,按季度监控)  

- 生产部:产能提升18%(张厂长负责,9月30日前完成),次品率控制在0.3%以内(刘工负责,每月检查)  

- 财务部:成本占比不超过62%(赵总监负责,每月核算)  

某家电企业使用该工具后,“无人负责的任务”减少85%,去年四季度任务完成率从60%提升至92%。一位部门经理表示:“以往分解任务如同‘猜谜’,现在系统明确每个人对战略的具体贡献,工作方向清晰。”

3. 动态控场:提升执行能见度与灵活性  

系统提供“决策层专属监控仪表盘”,集中展示三类关键信息:  

目标进度:集团、部门及个人的完成情况,以红绿色标标识滞后与正常状态  

核心数据:营收、成本、客户流失率等实时指标  

预警提醒:及时提示问题区域,如“华北客户流失率超15%”  

某上市公司CEO反馈:“以往了解战略进展像‘等快递’,不知何时到达;现在通过仪表盘如同‘看导航’,偏离方向与调整方法一目了然。”  

系统还支持快速调整任务。某连锁超市原定“暑期门店客流增长35%”,但因某区域突发疫情,系统两天内将该区域任务调整为“线上订单增长60%”,并协调物流增加车辆,最终该区域业绩超额完成10%。

4. 迭代复盘:推动持续优化  

系统不仅评估完成率,更深入分析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。某食品企业去年第三季度一款零食销量仅达成预期的60%,系统自动汇总数据发现“华东区域销量不佳、消费者反馈口味偏甜、渠道铺货率55%”,并建议“调整甜度,加强华东商超渠道”。企业今年依据建议优化产品,上市两个月即达成预期销量的120%。  

复盘数据还可反馈至后续规划。某企业通过分析发现“华南区域客户利润率较其他区域高20%”,于是在下次规划中优先分配资源,使战略更加精准。

三、赋能带来的实际价值

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通过赋能战略落地,为企业带来三项可衡量的回报:

1. 减少资源浪费  

传统模式下,企业常将资金投入不切实际的目标。某电子企业曾耗资600万元推广一款产品,但因未明确目标客户而导致销量未达预期。使用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后,通过“资源-目标匹配”淘汰了4个低效项目,节省900万元投入高增长业务,推动营收额外增长18%。某集团CFO表示:“系统上线后资源利用率提升35%,相当于每年节省一个中等项目的预算。”

2. 加速落地进程  

传统战略落地需等待3-6个月才能看到效果;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支持实时发现问题并快速调整。某服装企业今年推行“线上线下一体化”战略,通过仪表盘发现“线下门店扫码转化率仅8%”,两周内优化活动方案(如增加小礼品),一个月内转化率升至25%,无需等待季度复盘。落地周期平均缩短50%,大幅提升战略响应速度。

3. 增强团队信心  

明确的目标与责任分配显著提升团队积极性。某集团使用系统后,员工主动跟进任务的比例从40%上升至85%,部门间推诿减少75%,员工绩效达标率较上年提升50%。一名员工表示:“以前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对战略的价值,现在目标明确,干劲更足。”

结语  

对大中型企业决策层而言,制定战略固然重要,但将战略有效落地更为关键。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化赋能,将“董事长的构想”转化为“每位员工的行动”,将“纸面目标”变为“实际成果”。正如一位企业管理者所说:“以往推进战略像‘扔铅球’,出手后便难以控制;如今使用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如同‘打靶’,瞄准、调整、击中目标,每一步都有据可依。”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战略本身,更取决于落地能力——这正是斯加哲战略规划管理系统的价值所在。